自编码器的原理是什么?

自编码器的原理是通过重构输入数据来学习其潜在的特征表达。

具体来说,自编码器包含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:

  1. 编码器:将输入数据x压缩为低维的编码c,可以视为输入数据的特征表达。
  2. 解码器:将编码c重构为重构数据x’,尽量接近原始输入x。
  3. 通过最小化x和x’之间的损失,调整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权重,以学习输入数据的特征表达。

Mathematica表示为:

encoder: c = f(x; θe)   # 编码器
decoder: x' = g(c; θd) # 解码器 
loss = L(x, x')        # 损失函数

典型的代码实现为:

python
class Autoencoder(nn.Module):
    def __init__(self):
        super(Autoencoder, self).__init__()

        # 编码器
        self.encoder = nn.Sequential(
            nn.Linear(28*28, 128), 
            nn.Tanh(),
            nn.Linear(128, 64),  
            nn.Tanh(), 
            nn.Linear(64, 12)   
        )

        # 解码器
        self.decoder = nn.Sequential(
            nn.Linear(12, 64), 
            nn.Tanh(),
            nn.Linear(64, 128),
            nn.Tanh(),
            nn.Linear(128, 28*28),   
            nn.Sigmoid()
        )

    def forward(self, x):
        encoded = self.encoder(x)
        decoded = self.decoder(encoded)
        return encoded, decoded

工作原理:

  1. 输入x输入到编码器,获得特征编码c。
  2. 将编码c输入到解码器,重构出x’。
  3. 计算x和x’之间的损失(如二元交叉熵损失),并优化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参数以最小化该损失。
  4. 重复步骤1-3, Until 损失不再显著下降。
  5. 获得最终的编码器,它可以将输入数据映射到低维的特征空间,实现数据的压缩表达。

所以,自编码器通过重构输入数据并最小化重构误差,可以发现数据的内在特征结构,得到其有效的特征编码。理解其工作原理,有助于我们更广泛地应用自编码器,或者开发新型变体模型。